中欧班列逆风飞扬
新华社记者8月28日报道,截至8月21日,中欧班列2022年以来累计开行达10008列,较去年提前10天破万列,今年累计发送货物97.2万标箱,同比增长5%,综合重箱率达到98.4%.
中欧班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出乎意料。上半年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空前紧张,中欧班列经过地区的运输情况、疫情防控形势,使得中欧之间的货源组织和运输安全都充满了变数。但是中欧班列自西向东,将技术发达的欧洲,资源丰富的大西北地区,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东南沿海长三角地区串联起来,有效集成了区域优势,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同时在当下地缘政治风险上行的国际形势下,传统运输路线在交付确定性、运输价格上的优势凸显,沿线贸易需求巨大,这是中欧班列能够逆风飞扬的主要原因。因此中欧班列依靠这些优势,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回想中欧班列开行之初,并没有受到今天这样的欢迎,部分班列甚至需要补贴百万才能顺利开行。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欧班列已经开通了82条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余个城市,逐步“连点成线”,“连线成网”。中欧班列已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重要方式,为区域外贸开辟了一条安全稳定、高效高质、绿色低碳的物流通道,搭载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路线布局多向丰富,去回程班列日益均衡,“门到门”运输、接续运输等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行业创新力显著增强,其运输情况更是成为沿线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从未来发展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海运及内陆运输的情况会趋于平稳,中欧班列将会迎来有力的竞争。同时受沿线铁路建设情况的限制,中欧班列也已基本接近运力上限,在持续上量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困难更多。但是,我们有理由展望,作为一种特色鲜明的运输方式,中欧班列助力沟通东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黄江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