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特大桥建设进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
发表时间: 2025-03-11
作者:
来源:中国网
点击:227次
日前,由铁四院设计的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钢管拱顺利合龙,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为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按时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河为证 匠心筑虹
乌江特大桥是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的重点控制工程,采用主跨337米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一跨跨越乌江峡谷,拱上结构为三联钢混组合连续梁,桥梁全长520.92米。
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跨度单线铁路拱桥。两岸山势陡峭如削,施工作业面距河面高度达200米,施工环境堪称“云端上的挑战”。主拱圈劲性骨架采用大吨位缆索吊机斜拉扣挂法悬臂拼装,37个节段在百米高空逐节“绣”出完美弧线,如一道长虹在黔南瓮安乌江峡谷间凌空跃起。设计团队紧密配合施工单位开展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合龙段轴线和高程误差均控制在毫米级,展现了现代桥梁建造的巅峰技艺。
绿色为底,智慧护航
大桥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江界河国家风景区,若采用传统拱桥做法,在拱脚扩大基础上设置交界墩,开挖量极大,对环境造成得破坏不可估量,并且不利于拱脚上方山体稳定。
为守护碧水青峦,设计团队采用了小矢跨比设计方案,降低交界墩高度,减小拱座基础规模,减小开挖量,维持山体稳定。同时,在拱桥内设置劲性骨架,分段分层浇筑外包混凝土,有效解决了大跨度混凝土拱桥因自重过大而施工困难的问题。
设计团队联合施工单位首创国内首例200米隧式便道,以“隐入山体”的巧思替代传统开挖,既保护二级水源保护区生态,又规避山体扰动风险。施工中引入缆索吊集中控制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实现高空吊装的精准预判与动态调控,将生态保护与工程效率推向新高度。
通途为愿,脉动黔南
作为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咽喉”工程,乌江特大桥合龙后,将转入主钢管混凝土压注及桥面系施工阶段。全线贯通后,这条横跨川黔、沪昆、黔桂三大干线的货运通道,将缩短黔南磷矿资源外运里程170公里,为“亚洲磷都”福泉及沿线经济注入强劲动能,织就西南山区的黄金物流网。
此刻,乌江之上,新桥与毗邻的江界河公路大桥交相辉映,恰似一曲钢铁与自然的交响诗。这座承载着技术突破与生态智慧的时代地标,正以巍峨之姿,见证黔山秀水间的振兴新篇,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来源:铁四院 图片/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