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海太长江隧道:世界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开启水下穿越新征程

发表时间: 2025-09-04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整理 点击:26次

9月2日,在南通海门地下30多米深处,海太长江隧道迎来关键节点——“江海号”盾构机顺利穿过新通海沙围堤,由陆域段正式转入长江水域段掘进施工,这标志着世界最长水下公路盾构隧道正式开启穿越长江的壮丽征途。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达100公里每小时。其中右线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由一台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江海号”负责施工,该盾构机已于今年4月开启掘进之旅。

截至目前,“江海号”盾构机已取得显著进展,掘进里程超1500米,安全平稳地穿越了立新河、珠海路、江北大堤及通海沙围堤等多个关键点,整机运行状态良好,正以日均12米至16米的速度稳步向苏州太仓方向掘进。

进入长江水域段后,“江海号”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需完成剩余约8公里的独头掘进。该区域主要穿越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与粉细砂复合软土地层,施工难度极大,面临高水压、大埋深掘进等挑战,对设备的耐压性与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为应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对盾构机各项性能进行了全面强化,大幅提升其在高水压条件下的可靠性。同时,依托智能监测技术,对关键部件实施实时健康状态追踪,增强设备在江底超高水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推动建设项目。通车后,车辆过江时间将从目前的约1小时大幅缩短为约10分钟,不仅能有效疏解苏通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还将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

参考来源:中铁十四局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