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铁担当”抗洪抗震保通保畅

发表时间: 2022-09-26 作者:曾昌铭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253次

  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地质灾害为主,干旱、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谈到自然灾害,就想起了许多受灾时的画面,不管是新闻里播报的,还是亲眼所见的,都是那么的刻骨铭心。灾难是无情的冰冷的,中国铁路在国家人民发生灾难时的表现是有温度的,铁路部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铁担当”,面对突如起来的自然灾害,以实际举措来保证道路的通畅,为现场救援抢到机会,这正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诠释。

  今年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还是洪灾和地震。进入汛期后,南方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华南、江南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害损失重。据相关部门的分析,上半年,全国共出现1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累积面降雨量30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1%。总体上,上半年洪涝灾害造成2046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人,倒塌房屋1.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628亿元。地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等级较低的地震一般灾害不大,近期发生在9月5日12时52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8日8时,甘孜6.8级地震已造成82人死亡,其中甘孜州泸定县46人死亡,雅安市石棉县36人死亡,地震还造成35人失联、270余人受伤。

  在如此严重的洪难面前,铁路应急管理部门积极部署,一方面出动车务、供电、工务、电务、房建等各专业人员,通过轨道车巡线、人工检查等方式,对铁路线路、设备设施以及站房、站台等开展检查。并通过系统性地检测,保证铁路的安全,疏通搜救通道,为能赶赴救灾现场的人员“争分夺秒”,这是在与死神抗争;另一方面为在途列车提供服务确保安全。铁路部门及时做好扣停列车旅客疏导,通过列车广播、加强车内巡视、提供送水服务、安抚旅客情绪。扣停影响了旅客的行程,但是为了人民的安全起见,秉着对旅客生命负责的态度,这是必要实施的。而铁路的暖心服务使旅客们揪着的心,渐渐安稳下来。列车员、列车长、司机、车站以及施工救援人员都是心向人民,尽快开通线路,保障旅客的安全温馨出行。

  9.5地震发生后,铁路部门动协调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精准实施“一日一图”,设立抗震救灾服务专岗,优先保障抢险医疗人员的运输,助力地震灾情抢险工作。铁路部门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属地医院、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部门,为后续人员转运和旅客服务提供有利条件。作为全国路网性编组站之一的成都北站加强运输组织和现场作业全流程管控,最大限度减少货物中转停留时间,汉源站对震后应急物资运输采取优先计划、优先接车、优先卸车等措施,压缩非生产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做到随到随卸、随装随走,全力保障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运往灾区。

  铁路部门始终贯彻党和国家对受灾地区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这就必须要求,铁路部门从上至下,每个员工岗位坚守,尽最大努力做好灾后保通保畅工作,面对危险不后退,勇往直前敢拼搏。在自然灾害面前,铁路人用行动架起了生命的通道。这就是中国铁路的“铁担当”!(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曾昌铭)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