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分会动态

交通运输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大会——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论坛回顾

发表时间: 2025-03-27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325次

3月15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铁路创新研究院(重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铁路网信息咨询中心大会承办,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智洋慧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夏高铁技术有限公司、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论坛承办的“交通运输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大会”在重庆市永川区隆重召开。

15日下午,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论坛如期召开,主持人由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闫昕担任,大约100名与会代表参加论坛聆听报告,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李爱民致辞。

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论坛

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闫昕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李爱民致辞

 

主题报告精彩回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货运系统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洋报告题目为《数智赋能 物流升级—95306助力铁路现代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报告首先对铁路货运数字化现状及面临形势进行概要分析介绍;其次,聚焦近年来铁路货运物流改革,全面介绍近年来依托95306平台在铁路货运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展示铁路智能化物流场站建设的最新成果;最后,以服务铁路现代物流体系高质量发展为宗旨,探索下一步铁路现代物流数智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趋势。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货运系统事业部副总经理刘洋

 

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闫昕报告题目为《道路基础设施智能联网监测监管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道路基础设施区域/跨区域联网监测覆盖不足、监测数据多源量大、监测监管平台缺失等问题,围绕跨区域道路基础设施智能联网、联网云计算、运行状态评估与态势分析、协同监管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研发了基于云雾融合架构的跨区域道路基础设施智能联网监测与监管平台,在典型区域进行了应用示范,提升了区域/跨区域路网道路基础设施的服役能力与服务水平,保障了区域/跨区域路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通畅性。

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部门副经理闫昕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所所长李保报告题目为《隧道群运管养一体化新模式在国省道场景的创新实践》。报告提出区域隧道运管养一体化新模式,以“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精准服务”为核心,构建“1+N”体系架构:1个平台:搭建区域隧道运管养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融合、业务协同和智能决策;N个系统:集成监测预警、养护管理、应急处置等N个业务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国省道区域隧道应用此新模式可实现监测预警智能化、养护管理精细化、应急处置高效化,能有效提升了隧道运管养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国省道隧道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所所长李保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总工龚露阳报告题目为《旅客联程运输智慧出行理论政策和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旅客联程运输政策不完善、多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信息共享不足、旅客出行不够便捷等重点难点问题,构建了旅客联程运输智慧出行理论体系、政策机制、标准体系和联运系统。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总工龚露阳

北京氢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辉报告题目为《抗干扰与氢动力长航时无人机在铁路巡检中的应用》。报告主要围绕智能抗干扰无人机和氢动力长续航无人机技术在铁路安全巡检及作业领域应用展开。基于X-SLAM集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无人机可以有效避免各类干扰、有效避障,可以在铁路尤其是高铁运行环境中执行任务;基于固体氢动力技术,无人机可以有效提高续航能力,适用于铁路作业的远距离、长航时、多低温等环境特征。

北京氢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辉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控航空总经理陆启进报告题目为《低空经济助力交通运维智能化》。随着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无人机和自动化机库,结合飞行服务平台和AI识别技术,可以为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提供高频次、全天候、快速响应、完全自主的智能巡查和智能识别服务。这将构建起“智慧巡查-智能预警-科学调度-应急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有效促进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监管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全面提高智能化水平和监管效率。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交控航空总经理陆启进

本次论坛聚焦智慧交通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创新发展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旨在为行业同仁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杨娜、杨萍、张华

校对:武文全、杜小川、张保平 

审核:于丁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