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飞驰”中拓宽中老“朋友圈”
近日,中老磨憨铁路口岸基于为加快中老铁路建设的目标,经批准将开放与中老铁路建设相关人员、物资、设备、列车出入境,直至中老铁路正式开通。在疫情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中老磨憨铁路口岸的临时开放将有助于中老铁路早日建成通车,通过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确保中老铁路高质量开行,通过在铁路“飞驰”中拓宽中老“朋友圈”刺激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增添铁路发展“驱动力”。
举好发展“指挥棒”,跑出协同合作“加速度”。中老铁路的修建是为了联通国内与老挝两国的铁路空白,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一大举措,是实现两国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一步。中国铁路的发展理念,进行的一切工作也是在发展“指挥棒”的引领下进行。中老铁路的建成,将会添补老挝铁路的空白,使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对于我国而言,该条铁路也将刺激我国西南地区企业进入老挝投资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运输、贸易纽带,增强我国辐射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让两国的人民共同分享中国铁路发展带来的红利。
做对管理“运算符”,打好重大项目“突破战”。此次保证中老铁路如期开通而临时开放的中老磨憨铁路口岸,为了能有效防止疫情跨境传播,我国铁路部门也与老挝铁路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商,做对管理“运算符”,做足预防举措,最终确定了双方人员如何通关,如何消杀等,有针对性地完善铁路铁轨、列车的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控,安全高效推进中老铁路的建设工作,确保不因为疫情影响而拖慢中老铁路的进度,也保障了双方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打好重大项目“突破战”。
用足提升“工具箱”,挖掘经济发展“升级路”。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两国之间互通互联的一条重要的铁路,从国内云南境内出发,到老挝国内全长1000多公里,建成后将会带动沿线城市的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快速起飞。但是,中老铁路沿线途径地段条件复杂,铁路部门的施工人员面对恶劣的施工环境、沿途的天堑,迎难而上,用足创新技能的提升“工具箱”,针对重难点的施工路段,运用铁路近年的高科技技术进行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顺利实施,确保高质量完成中老铁路建设,为两国铁路沿途城市挖掘经济发展“升级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条新铁路的正式通行,离不开无数铁路人奉献的智慧、汗水和努力。这些铁路发展的“幕后者”,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了“中国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而新铁路的发展对我国与邻国的合作共赢,刺激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增添铁路发展“驱动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李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