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铁路部门筑牢防洪“安全堤”

发表时间: 2021-07-18 作者:樊龙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142次

  7月10日、11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高的降雨过程,管内陇海、焦柳、侯月、太焦、瓦日等线先后遭遇极端天气;其中,24小时侯月线磨滩站最大降雨量366.6毫米,太焦线西武匠站最大降雨量199.2毫米。

  侯月线、太焦线两条晋煤外运的大通道中断运输。水害面前,铁路工作者火速出征。他们克服高温湿热、路险难行、水害点多面广等困难,科学组织,昼夜鏖战,在太行山深处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战洪图”。

  这是一场有准备的硬仗。当山洪来时,他们沉着应对,确保行车安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各种情况的提前掌握,为他们防范水害行车事故的发生,以及开展抢险工作赢得了先机。铁路部门在汛期前就全面排查防洪点桥梁过水情况,关注季节性河流、多河道汇集处,收集河床断面资料,确认基础埋置深度,了解铁路上游及周边排水情况等。11日9时许,侯月线磨滩出现强降雨,防洪看守点人员及时发现险情,将信息传回郑州。铁路部门根据现场视频显示迅速决断,全面巡查太焦线,经过太焦线的客车迂回运输。同时迅速安排部署,组织抢险队伍和物资入场,实施抢险,确保行车安全。

  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面对一处处水害,他们夜以继日,无所畏惧。通往侯月线磨滩站和太焦线东坡站的公路、太焦线白水河桥梁被洪水冲毁,铁路工作者在山洞口、峭壁边,狭小的空间里,轨道车、挖掘机、梯车等机械连续作业;地面淤泥深厚、轨面湿滑,铁路工作者深一脚浅一脚,往来奔走,齐力奋战。抢险现场,大家来自不同系统,但共同点明显:身着黄马甲,一头汗,两脚泥。

  这是一次运筹帷幄的行动。当运输中断时,他们穿针引线,保障国计民生物资运输。接到险情后,铁路部门第一时间扣停列车、封锁线路,研究制定调度组织措施,做好抢险物资输送、受困客车迂回折返、平行线路分流列车等工作。为确保国内市场“迎峰度夏”电煤储备充足,调整电煤运输组织方案,在瓦日铁路日均增开了12对货车。水害发生后,铁路部门对部分滞留和折返旅客及时给予安抚和帮助,增开退票窗口,为需要改签、退票的旅客办理全额退票和改签手续,并为旅客提供管内高铁站列车的相关信息。同时,他们与当地市政部门、公交公司加强联系,增加普速站与高铁站间接驳公交班次,方便旅客快速转乘。

  7月15日12时15分,因水害中断行车102小时15分钟的侯月线恢复通车。面对当前的防洪大考,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守为民初心,牢记“生命至上、群众首位”的宗旨,那么汛期“安全堤”,将必然风雨不动安如山。(作者系中华铁道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樊龙)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