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情怀“慢火车”承载着满满的“幸福感”

发表时间: 2021-03-03 作者:邹勇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241次

  2月16日清晨,7466次列车在曙光中一路向西,从春城云南昆明奔向全国着名的冬早蔬菜之乡--云南元谋。50年来,这趟“慢火车”不知疲倦地奔跑着,为沿线百姓搭建了一架走出大山、奔向美好生活的金桥。(来源:2月18日中国铁路)

  众所周知,“公益性慢火车”不仅是一趟列车,更像是山里人的“赶集车”,是求医上学的“公交车”。从票价上看,林海雪原的这列慢火车全程票价只有4元,最低票价1元,而线路全长72公里,真正做到了便民实惠。而当冬季遇到大雪封山、公路关闭后,慢火车便成为唯一的出行方式。林海雪原的慢火车突出公益性,随靠随停、方便人民上下乘车的特征让山区人民暖心。正是因为铁路数十年如一日的支撑,越来越多的山区人民结伴乘坐,并成为他们最温暖的依靠。

  然而,蔬菜之乡元谋春耕抢种和成熟抢收需要大量劳动力,催生了“菜客”这样的新职业。当地人原本以务农为生,从背上背篓坐着火车到县城售卖,到坐着火车去蔬菜基地打工,期间巨大的转变见证慢火车带动蔬菜市场行业的磅礴发展。慢火车让铁路沿线人民坐着火车走进蔬菜基地,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步步好起来。而在林海雪原,走出大雪皑皑的长白山,外出务工,靠双手打拼勤劳致富成为他们的希望。慢火车让山区人民在新的一年伊始更有有奔头、更有希望。

  因此,一节节绿皮车行驶在万里铁道线上,满载着优质的农产品通向城市的商超和菜场,“你送产品来,我输技术去”,城市与山区你来我往输送的产品与产业技术,满足城市庞大果蔬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新兴科技也驱动助推着山区产业链的转型与升级。在产品、技术、资源三者的驱动作用下,山区实现了从依赖“外部输血”扶贫到实现“自我造血”扶贫的华丽脱变。

  笔者认为,“慢火车”担当起交通扶贫、铁路先行的使命,精确瞄准扶贫方向,打通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让诗与远方不再遥远,让城市与山区的阻隔不再是横越在老百姓出行路上的绊脚石。(作者系中华铁道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邹勇)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