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西安西南二环立交“焕新”:近万吨桥梁毫米级“搬家”

发表时间: 2025-11-06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整理 点击:7次

近日,西安西南二环立交交通优化工程施工现场完成了一场堪称“城市道路神经中枢精准修复”的工程。总重量近万吨的既有桥梁通过原地顶升,下坡路段“精准抬头”变为高架桥桥面;数百吨的新建桥梁在空中进行拼接、“漫步”“漂移”后,与既有桥梁完成毫米级对接,让城市既有立交桥以全新方式实现加速焕新。

在既有桥梁“精准抬头”实现无损改造方面,由于现有桥梁承担着重要交通通行功能,为避免拆除重建,最大限度进行旧桥利用、缩短工期并节约成本成为工程推进的首要难题。经专家多次论证,项目总承包方陕建集团决定对南二环既有桥梁采取原位“顶升”施工技术。通过在桥梁墩柱下方安装千斤顶,配合高度智能化的PLC多点同步顶升系统,让这座服役多年的混凝土桥梁在“不挪位、不损伤”的前提下稳稳“抬头”。南二环主线桥东西两段原本各有一处下坡路段,与项目设计的新建部分存在数米高差。为实现“老桥再利用、减少施工干扰”,陕建集团联合西安市政设计院创新采用“顶升”技术,在梁体下方东西两段分别布设48个、24个千斤顶,同时安装应力传感器、位移监测器,确保顶升过程中梁体受力均匀、姿态平稳。每次顶升10厘米就暂停复核,全程误差控制在毫米内。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南二环东西两段既有桥梁下坡段分别被顶升4.3米、2.66米,顶升总重量近万吨。这项技术比传统工艺缩短工期70%,不仅实现了桥梁无损改造目标,还使既有桥梁结构更安全、道路通行更高效。

在数百吨钢箱梁完成空中“漫步”与“漂移”方面,目前工程已进入桥梁附属工程施工阶段,原本两层的西南二环立交已变成四层互通式枢纽型立交。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现行桥梁通行不受影响,“上跨”必须突破空间限制善用“巧劲”,因此项目建设团队采取“空中操作”方案。西南二环新建的西向北匝道使用的钢箱梁跨度58.5米、宽9.5米,重量达到360吨。在上跨现行昆明路高架施工时,使用了12个步履式顶推器。各个部分已在空中被精准拼好的钢箱梁,在步履式顶推器的一步步牵引下往前挪动,每次前进30厘米,在空中稳稳当当地“走”了6天,一共向前移动了91.5米,最终精准地停在了指定位置,其间昆明路主线高架桥车辆通行丝毫未受影响。北向南的新建匝道施工则采用液压同步滑移方式,重达152吨的钢箱梁在两个自锁型爬行器的助力下,沿着预设轨道横向发力,并通过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将滑移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仅1天时间就“漂移”了7.5米,顺利完成移位。

据悉,西南二环立交交通优化工程南起南二环与桃园南路交叉口,北至西二环与大庆路交叉口,工程全长3.49千米。项目自2024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计划今年年底实现主线桥通车,2026年2月项目竣工。届时,南二环段两段落地路段将改为高架桥,实现南二环高架快速路整幅贯通;西二环与昆明路节点将补齐四条匝道,完成快速路转换功能,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西二环主线桥昆明路至丰镐西路段,双向四车道将提升至双向六车道 + 两条集散车道,丰镐西路以北主线落地段两侧新建上下平行匝道,道路通行能力将大幅提升;西二环地面段辅道局部拓宽,西二环主线驶出匝道与地面道路交通匹配性将得到改善;丰登南路群贤路南北向交通贯通,地面交通也将更加通畅。该项目竣工通车后,西南二环立交将实现东西南北多向转换,主线桥通行能力将提升50%,立交节点通行能力将提升30%。西二环大庆路口 - 科技路双向行程时间将由现在的17分钟缩短至7分钟;西三环 - 西二环双向行程时间由16分钟缩短至5分钟;西二环大庆路口 - 高新路双向行程时间可从15分钟缩短至6分钟。这座“科技焕新”的城市立交,将以更畅通、安全的姿态,承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西安交通发展的“民生名片”。

参考来源:华商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