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标准 |《公交微枢纽规划设计规范》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23随着“公交都市”建设的推进和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常规公交线网规划重点正从“独立成网、新增为主”转向“协同优化、挖掘潜力”,同时多样化公交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公交换乘枢纽作为衔接各类公交方式的关键节点,对提升公交系统整体效益至关重要。然而,受规划、土地等因素制约,公交场站用地不足已成为大城市的普遍难题,如何在土地资源紧张条件下实现高效换乘亟待解决。 -
团体标准 |《高分子复合材料钢轨接头夹板》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23随着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经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现行铁路钢轨接头标准多聚焦于传统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与施工规范,但对高分子复合材料接头的材料特性、动态疲劳性能及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指标缺乏系统性规定,导致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及质量管控存在差异,直接影响接头夹板的长期可靠性与列车运行安全性。 -
团体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减振降噪装置》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15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钢轨减振降噪装置的应用愈发广泛。通过调研发现,钢轨减振降噪装置安装后效果无法满足线路设计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还发现五年以上产生局部锈蚀、钢轨检修时产品拆装困难等问题,无法保证产品在实际工程中的效果以及设计使用寿命。在工程建设中,由于钢轨减振降噪装置无详细的结构参数与技术参数标准,造成产品从投标报价到施工完成全过程的质量差异较大,使得钢轨减振降噪装置投入运营后存在较大的隐患,同时加大了运营维养成本。 -
团体标准 |《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数据接口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15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实施,铁路部门正加快推进智能高铁2.0体系建设,实现设计—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智能建造,装配感知与互联更全面的智能装备,搭载综合管理与便捷服务融合的智能运营平台,推动更多自主创新成果在智能高铁上率先运用。依托智能京张、智能京雄等重点项目,铁路部门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技术创新,初步构建了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如何保证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质量,已成为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
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站改造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15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既有运营车站面临功能提升、空间优化及与周边新建设施协同连通的迫切需求。然而,运营车站改造需统筹建筑空间重构、结构安全加固、设备系统衔接及近接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本标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车站改造工程,聚焦车站本体与新建建构筑物的空间一体化设计、结构改造技术、近接基坑安全控制及设备系统适配改造等内容,明确了相关的技术要求与实施规范。 -
团体标准 |《双叠防松垫片》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15双叠防松垫片是连接和传动的机械结构关键要件,也是重要的安全基础件。通过对螺纹松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创新性的应用预防松动技术结构,结合现代化的强化、防腐制造工艺技术,形成功能独特的双叠防松垫片,具有高强度、耐冲击、耐环境腐蚀、连接力大、结构紧凑、便于装拆、连接可靠等技术优势,能够实现轨道交通装备、风力发电、工程机械、桥梁建设以及舰船制造等高频震动和高盐潮湿环境下的稳固连接。 -
中国交协新技术分会发起、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牵头起草的两项团体标准顺利通过审查
2025-07-152025年7月9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悬挂式中低速磁浮列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山地齿轨铁路列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议,新技术促进分会作为标准的提出单位,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综合服务工作。 -
团体标准|《顺桥向设置桥梁伸缩装置》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15桥梁伸缩装置作为桥梁上部结构之间的重要连接构件,主要为满足结构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车辆荷载、基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变形需求,保证桥面衔接顺畅、行车安全及舒适性,可防止雨水、除冰盐溶液、杂物进入桥梁缝隙,是提高结构耐久性、延长结构寿命、减少运维养护成本的重要环节。 -
团体标准|《交通运输北斗卫星导航终端抗干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7-022025年6月18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交通运输北斗卫星导航终端抗干扰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议,新技术促进分会作为标准的提出单位,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综合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