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铁路夫地隧道全面进入主洞施工 高寒山区建设攻克地质难关
8月1日,随着进口段顺利转入主洞作业,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西宁至成都铁路(以下简称“西成铁路”)夫地隧道实现全线主洞施工,标志着这一高寒山区控制性工程进入攻坚阶段,为甘肃段2027年通车目标按下“加速键”。
“云端隧道”直面复杂地质挑战
夫地隧道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全长1382米,为单洞双线设计,平均海拔3000米,年均气温仅2.3℃,昼夜温差超20℃。隧道穿越褶皱密集带,Ⅳ、Ⅴ级围岩占比达82%,存在浅埋偏压、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施工期间需应对洞身坍塌、冒顶、危岩落石等10类风险,被建设者称为“云端上的地质博物馆”。
中铁十四局项目技术负责人赵晓旭介绍,团队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智能监测”技术,通过无人机扫描生成隧道周边1:500精度地形模型,结合BIM技术模拟开挖过程,提前识别风险点23处。针对软弱围岩,创新应用“超前小导管+双层钢拱架”联合支护体系,将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6米以内,配合自动化监测传感器实时反馈变形数据,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双可控”。
兰(西)广通道关键节点加速成型
西成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200公里,甘肃段全长183.5公里,北接在建兰合高铁,南连四川黄胜关段。项目建成后,西宁至成都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11小时缩短至4.5小时,形成西北至西南的快速客运通道。
据甘南州发改委负责人透露,西成铁路甘肃段桥隧比达90%,夫地隧道等控制性工程的突破,为后续甘南段铺轨、站房建设创造了条件。项目投运后,将直接带动夏河、合作等高原民族地区旅游、农牧产业发展,预计年新增客运量超300万人次,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来源:中铁十四局西成铁路项目部、甘肃省发改委)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