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开通初期运营
2025年9月26日,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楞塘村站(不含)—龙岗站]开通初期运营,邕宁区实现轨道交通“零的突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132公里,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4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洪运路站、终至龙岗站,是横贯五象新区,连接邕宁龙岗片区与中心城区的骨干线路。当天,清平坡站、龙岗站正式投入使用,4号线全线车站增至18座,线路全长25.05公里。其中,总部基地站、大沙田站、那洪立交站为换乘站,分别与3号线、2号线、5号线实现换乘衔接。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开通初期运营后,周日到周四运营服务时间为6:30—23:00,周五、周六常态化延长运营服务时间至24:00;工作日早晚高峰(7:30—9:00,17:30—19:30)行车间隔5分钟,其他时段行车间隔8分钟,周末及节假日行车间隔7分钟。
公交网络也同步优化调整,新增地铁快巴18路、26路、27路,形成高频微循环公交,重点覆盖龙岗片区社区、商圈、高校,以普惠票价和响应式停靠模式,高效衔接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从开通地铁快巴27路“生榨粉专线”,到推出第二条“区域响应式的巴”,南宁市通过打造多方式交通换乘微枢纽,促进公交与地铁运营精准对接,推动公共交通服务从“基本保障”向“优质高效”转变,切实提升市民出行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的建设中,建设团队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攻克了多项工程难题。面对工程区段岩溶遇洞率达50%—65%、岩层强度不均等复杂地质条件,建设团队采用跨孔CT、地质雷达等高精度探测技术,形成“智能预报—动态掘进—强化跟踪”的数字化施工体系,有效防控施工风险;针对楞塘村站盾构始发空间受限的问题,首创“半负环分体盾构”工法,实现60米超短始发井内作业,为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积累了“南宁经验”。
下一步,南宁市将大力推动绿色出行体系建设,持续深化“轨道+”发展模式,以交通动脉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助力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参考来源:南宁发布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