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分宜凝聚“微能量”释放“战斗力”,基层党员守护铁路“第一线”
(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通讯员宋力勤、晏绍坤)江西分宜县钤山镇位于南部,于2003年由新祉乡、苑坑乡、松山镇、大岗山乡撤并成立,全镇国土面积420.6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38个自然村,303个村小组,约3.6万居民,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有一条铁路(分茶线)穿城而过,管辖线路总长24公里,依次途经金鸡布村、白芒村、堂下村、新祉村、下田村、松山村、桥边村、石枫村、防里村等9个村庄,76个自然村,124个村小组,辐射国土面积约12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9.7万亩),约1.4万村民(党员535个)。沿线道口38个,涵洞4个,铁路桥4座,雪亮工程及社会视频资源监控覆盖铁路道口9个。村级护路队伍有9支,主要由村干部、党员、网格员、护林员、志愿者等组成,是守护铁路安全的中坚力量。
近期,分茶线火车运行期间行人和机动车上道、抢轨屡禁不止,铁路治安事件多发,分析问题的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诸多现实原因。从历史层面上来看,分茶线是全开放式铁路,与省道S222并行相向,将沿线9个村一分而二,因生产生活需要自然形成了诸多道口,机动车、行人往来密集,部分人文明交通意识淡薄,不守交规穿越铁轨,导致治安事件多发;从现实层面来看,基层护路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经费紧张,安全防护设施陈旧,难以对全线段实现覆盖式开展巡查、值守等工作,无法有效保障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有效遏制铁路治安事件发生,持续深化平安分宜建设铁路基础,该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出构建“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制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沿线治安稳定,建设出更高水平的平安铁路。
党委牵头,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结合工作实情,该县钤山镇适时调整了全镇平安建设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小组成员,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党委全面统筹部署各项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工作计划及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科学调配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制度,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铁路提供组织保障。
支部落实,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护路队的基础上,各村相继成立了护路先锋队,为60名无职党员科学设岗定责,划定铁路责任段,理清工作责任单,力量下沉第一线,组织开展线路巡查、道口值勤、宣传引导等工作,释放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真正实现为民服务宗旨。
党员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是党员我带头不是一句口号。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立足本职岗位,通过“亮身份、办实事”,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在集镇当闹之时用村广播播报宣传语;有在火车来之际在无人看守道口值勤;有在铁路沿线各处认真排查隐患;有在中秋假期走村入户用喇叭硬核喊话行人不得入网、挡道、抢轨……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当前我们每支护路先锋队的工作缩影,通过科学设岗定责,一批无职党员有了“用武之地”,更是“大有作为”,擦亮了平安铁路工作“总有党员在身边”的党建品牌。
社会协同,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面对当下日趋严峻的铁路治安形势,我镇一是坚持科技赋能作用,调整或新增“雪亮工程”及社会视频资源探头9个覆盖铁路道口,点亮铁路安全盲点;二是引导民营企业增强社会责任,加强员工教育和车辆管控,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三是强化学校教育管理责任,常态化开展爱路护路主题教育,让学生争当护路“小卫士”。四是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红色文化教育舆论阵地作用,如该镇石枫村的列宁祠、下田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继开展了铁路护路宣传教育讲座,不断提升留守老人和学生的爱路护路意识,通过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共筑钤山平安铁路。
公众参与,发挥群防群治合力作用。党员带头是最大的组织动员,将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吸纳到平安江西志愿者分宜协会钤山分会队伍中来,每周至少一次开展平安江西志愿活动,利用平安江西志愿者微信小程序或app线上发起活动线下参与,围绕铁路护路工作,一是下村进组上户,进校访企开展宣传,用最通俗的语言,传递守交规的大道理;二是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志愿者参与道口值守;三是参与护路安全巡查,劝阻行人车辆不得上道、挡道,清理沿线垃圾美化环境,多点发力引导全民参与创建平安铁路,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层基础。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分宜,建设平安铁路是关键一环。要坚持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基层党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创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工作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