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京津冀
北京今年将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协调推进京唐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轨道平谷线建设。同时,在国贸至北三县试点运行定制快巴。
八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快车道上疾驰。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9.6万亿元,是2013年的1.7倍;服务业比重已超六成,三次产业构成比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1年的4.5:30.6:64.9;三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2018年以来持续缩小,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分别为7.9%、7.6%和8.6%;三地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六成,一年中超过260天空气优良;产业对接、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实现共建共享……
路通,则百通。交通一体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铺平道路,提升经济要素交流效率,降低发展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作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示范区,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实现“规划同图、建设同步、运输一体、管理协同”,为交通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保障。
“信息化服务”让旅途更智能。随着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不断推广使用,截至2020年底,3省市已发卡700余万张,与288个城市互联互通。三地空间上的“一体化”已变成时间上的“同城化”。
展望未来,京津冀三省市将继续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提升机场群综合保障能力,努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交通支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以交通为先导,“轨道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聚变效应开始初步显现,前所未有的新动能喷薄而出。未来,“轨道上的京津冀”前景更将无限量!(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梁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