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宋勇:推动滨海港直连工程 提升淮河流域出海能力
淮河出海航道是江苏省中部地区横向的主要水运通道、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核心廊道。推进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叠加航道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盐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宋勇近年来做出了不懈努力。
201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淮河干流及其出海通道为主要辐射主轴,优化沿淮5省29市(县)的城镇和产业布局,支撑沿线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宋勇介绍,根据既有规划,淮河出海航道江苏段利用灌河出海,但灌河口海港规划吨级较低,难以支撑淮河出海门户建设。“有必要结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进程,同步推进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叠加航道,建设滨海港直连工程。”宋勇表示。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打通淮河出海通道,推进淮河出海二级航道、滨海港直连工程建设。宋勇介绍,利用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实现二级航道联通滨海港,较利用灌河出海里程缩短16公里,较利用滨海港疏港航道出海少过1座船闸。同时,推进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叠加航道建设,可以进一步强化流域下游出海能力,完善临港产业集疏运网络,提升盐城承接重特大产业转移落户的承载力,为长三角地区城市、产业一体融合提供支撑。
宋勇介绍,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河以东段叠加建设航道路线方案已具雏形:从滨海枢纽向东利用淮河入海水道46公里至扁担港附近,再向北利用海堤复堆河22公里至滨海港南侧堆场,利用内河中转港池,实现与海港的联运。方案总里程68公里,拟建船闸2座,改建桥梁16座,工程总投资约35亿元。若暂不具备与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实施条件,建议作为储备项目预留,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