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国之重器翻江过海 铺就坦途只为联通

发表时间: 2021-10-08 作者:阎曦昊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176次

  不久前的8月23日和25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盾构机新成员“深江一号”和“大湾区号”分别在湖南长沙和广东顺德下线,并开赴它们的“主战场”:深(圳)江(门)铁路珠江口海底隧道的施工现场。按照施工计划,“深江一号”和“大湾区号”将分别从东莞虎门和广州南沙出发进行水下相向掘进,最终实现海底精准对接。两台盾构机预计将于11月份开启它们的施工之旅。

  深江铁路正线全长116公里,途径深圳、东莞、广州、中山、江门5个地市,贯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广州、东莞之间珠江入海口的珠江口隧道便是深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珠江口隧道海域段水下最大埋深达到115米,是我国水下隧道的最深记录,最大水压1.06兆帕,强度超过10个标准大气压,为世界之最,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水腐蚀性较为严重。它的建设环境之恶劣、建设难度之高远超人们的想象。

  而“深江一号”和“大湾区号”盾构机就是为胜任这样恶劣的施工环境而量身打造的“国之重器”。据了解;盾构机始发后,将会先后遭遇液化砂层区、软硬不均段、近距离侧穿凫洲大桥、破碎带等复合地质难题,尤其是珠江口海域3组断裂破碎带及6条次生断裂带,岩体岩质软硬不均现象异常显著,盾构掘进至破碎带极易出现掌子面坍塌、江面冒顶、泥水仓仓内滞排等风险,对盾构机性能、掘进参数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样的海底环境,盾构机的制造企业中铁隧道局和中铁装备集团对盾构机进行了一系列适应性设计,极大强化了设备性能。

  其中,专门配备了小刀间距常压复合刀盘,提高了在高强度全断面地层下刀具切削能力;伸缩主驱动,可实时反馈刀盘所受到的反力数据,提高掘进控制能力,并在更换刀具时,可退后刀盘,拉开刀盘与掌子面的空间,从而保证了刀具更换空间;最大承压12bar的主轴承密封系统,配备了超高压压力自动补偿系统,可满足在12bar超高压施工下实现驱动箱自动加压;四回路保压系统,利用恒压分段并联式控制原理,实现压力精准快速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设备适用性。

  古话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在国内相关制造企业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丰富的大直径盾构机设计制造经验的加持下,珠江口隧道工程必将顺利完工。而在总体完工之后,深江铁路也将如一道坚实的路基,铺起通向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经济圈的坦途,并辐射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阎曦昊)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