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中老铁路:民族繁荣与国际协作新路途

发表时间: 2021-09-24 作者:韦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181次

  中老铁路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要把中国技术标准推广到老挝,首先要解决的是专业内容的编译问题。2019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抽调13名精通老挝语的职工启动中国铁路知识、运输规章的老挝语编译工作,用于服务中老铁路运营和人才培养。(9月22日人民铁道公众号)

  可以说,建设中老铁路不仅将是我国促进民族繁荣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又一重要形式。中老铁路北起我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出境,终点到达老挝首都万象,是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国内段线路总长约508公里。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按人口数多少为序),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621.2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6%。中老铁路所经之处,加深区域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外,中老铁路经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出境,终点到达老挝首都万象,这对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老挝矿产、水电和农业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低廉的生产要素和足够的年轻劳动力。中国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成熟的技术,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中老两国在工、农业合作方面将形成高度互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老挝人民早已期盼着这条民生线、致富线、共赢线能够早日建成通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国正在逐步探索“共同富裕”的最佳实现形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和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取发展机会,共同构建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韦超)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