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速度”描绘交通强国新画卷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3.83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搭乘高铁,飞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路上,见证发展变迁,感受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见证中国铁路从无到有。当年,“龙号”机车时速32公里,解放时,国内机车时速约为50公里,现在的“复兴号”高铁时速达350公里。建党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以前所未有的路网建设“加速度”跑出了中国发展的新高度,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之一。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带动了中国装备技术的跨越发展。百年来,我国铁路机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从“龟速”到“神速”,其变化的不仅仅是车型、速度,更是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铁路百年巨变的数字不胜枚举,成为世界铁路发展史上的传奇佳话。
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的不断拓展,“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浪漫的才情也赶不上中国铁路速度的雄风。高铁让城市距离越来越近,交通动脉越来越通畅。便捷出行拓宽小时城市经济圈,人口流动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整个市场让流动的中国“活起来”。当仁不让的“中国速度”让百姓出行更便捷,让人民共享铁路发展成果。
中国速度,描绘繁荣发展新天地。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老百姓来说,铁路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多时候被人们当作是幸福列车,而铁路线则是直通幸福的便捷路。一条条新线的建设完成,一列列高铁的开通运营,带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制造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和无限可能。高速、高效和高能的新时代,让“常回家看看”“多出去走走”变得越来越快捷。“谁持彩练当空舞”,中国铁路网延伸之处随处可见欣欣向荣的经济活力。依靠路网优势,“新丝路号”中欧、中亚班列相继开通,拉近地球村时空的距离,释放着巨大经济红利,描绘出一幅幅繁荣发展新画卷。
“中国速度”背后的力量来源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多年以来,提及铁路,人们便习惯性地会联想起“公益性福利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概括了铁路系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且也是对中国铁路一直秉承“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充分肯定。中国铁路,在其踏实厚重的外表下,承载起更深层次的社会使命。全面推行电子客票,旅客持身份证可在全国2878个高铁和普铁车站“一证通行”,惠及99%以上铁路出行人群……一场突发的疫情,让中国铁路在经历风雨后更显成熟坚定,迈出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实有力,发展细节里都体现着民生温度,让人民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30年,我国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远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速度”将不断创造奇迹、不断领跑世界,“中国速度”描绘的交通强国画卷让流动中国、幸福中国会更加美好。(作者系中华铁道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