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路修得更快些更好些
4月12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326县道洪梅镇洪梅村路段,一座偌大的老宅子正在拆除,90岁的村民叶玉专在旁盯着,并不时提醒工人:“呀,那个石磨盘给我留着……那个瓦片,一片都不能丢。”
为支持326县道拓宽,叶玉专与4个儿子反复商量后,万分不舍地作出决定——拆除自家祖宅,为修路腾出地方。
据了解,这座老宅子占地380多平方米,共有10间房,此次被征用面积达283平方米,是所有征迁房屋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都是有感情的啊,我母亲在这住了40多年了!”叶玉专的四儿子黄种胜告诉记者。
叶玉专不仅自己出钱6000多元请人拆除老宅子,还将16万余元征迁款全额捐出。虽然她已经有点耳背,与人沟通困难,但态度坚决:“修路是好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4月15日一早,在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政府,丰朗村村民刘应昌急匆匆地赶到,将刚刚从银行取出的2000元现金交给副镇长赖长才,用于支持稔汤公路建设。
“尽管交通运输部门已经补助了稔汤公路建设资金,但是还不够,路基和涉及到征地的资金需由镇、村两级筹措解决。”赖长才介绍,稔田镇为此发起倡议,广泛动员乡贤、群众为家乡建设出力。获知消息后,丰朗村老党支部书记刘洪华第一时间响应,把征迁涉及自家的673.7平方米田地无偿捐出。当地群众、企业也纷纷加入,倡议发起仅5天,就收到捐资7万余元。
5月10日,在三明市永安市大炼村,村民们自发组织清扫即将通车的新大炼桥。这座新大桥在建设时,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凝聚了群众热切的爱乡爱路之情。
时间回转到2019年5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洪灾冲毁了大炼桥。“我们村进进出出全靠这座桥,现在被洪水冲塌了,出行麻烦大了!你们可要快点把桥修好啊!”灾后,永安市交通运输局技术人员在开展重建勘查时,村民们提出殷切期盼。
为了早日重建大炼桥,村民们踊跃支持。村民林洪通在儿子林利军的支持下捐款200万元,他说:“这几年我们发展得还不错,回报桑梓,是大炼人当仁不让的责任!”在大伙的齐心协力下,新大炼桥于2020年4月30日开工,紧锣密鼓地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将于近日正式通车。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全省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49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2万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万公里,建成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138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279座,实现“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县、乡两级物流节点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1.3%。
“四好农村路”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心参与。刘应昌朴实的话语,最能代表群众心声:“党和政府组织修建农村公路,农民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民心路,这是幸福路,我们有钱出钱,有地出地,让路修得更快些、更好些!”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