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咖”解密动车“黑匣子”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与列车运行安全息息相关。动车运行的重要数据都被清晰地记录在这个系统的“黑匣子”里。
今年26岁的王睿就是负责解密“黑匣子”的技术“大咖”。他是南宁电务段南宁动车车载设备车间列控检测工区的副工长,负责动车组ATP信号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长期以来,他奋战在动车检修一线,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3月16日20时,南宁动车所检修库内,奔行一日的动车陆续“归巢”,王睿开始忙碌起来。他在动车两端驾驶室后面的机柜找到“黑匣子”,仅用30秒就成功提取动车组相关数据。与此同时,在分析室里,分析员潘婷在电脑前将动车组数据导入数据分析检索软件。40秒后,分析结果便整齐地呈现在眼前。潘婷趁热打铁,把找到的动车故障点交给工友处理。一组动车数据从提取到分析汇总,只用了1分多钟。“以前这些工序前后加起来至少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王睿说。
以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配属的动车组列车有4种不同车型,就会有4种ATP设备,其主机软件分别配备不同的数据下载线,彼此互不相容。用以前的数据线从“黑匣子”里下载动车组数据耗时长,有时会影响其他检修动车的作业。
为破解这一难题,王睿积极加入车间技术攻关小组,埋头研究。随着手头的技术资料和图纸被翻得发黄起褶,他的思考也不断深入。他认为检修工作的本质不仅是发现隐患、处理故障,而且要从问题中了解设备特点,从而不断对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2019年,王睿和工友们联合厂家研发出一款多型号一体机,从此下载动车数据仅需要使用一套设备和一套数据线,数据下载速度大幅提升。“动车组列车运行中会产生3万多条数据,靠人工分析找出故障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还容易遗漏故障信息。”王睿说。为此,他和工友们再接再厉,研发出了数据传输和故障检索系统,只需几十秒钟就能准确找到故障点。同年,王睿带着“多型号一体化便携式ATP下载工装”项目登上了南宁局集团公司“青创先锋”创新创效大赛的金奖领奖台。这个下载工装不仅极大提升了ATP设备的检修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ATP设备故障率。
3月17日8时,晨光洒满大地,王睿和工友们顺利完成了38组动车的检测。他们揉揉酸涩的双眼,终于松了一口气。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