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G1816乌石高速巴音陶亥黄河特大桥钢栈桥合龙:科技护航打通水上施工“生命线”

发表时间: 2025-08-05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整理 点击:36次

8月3日上午10时10分,随着最后一块组合桥面板精准落位,G1816乌石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巴音陶亥黄河特大桥水上钢栈桥顺利合龙。这座全长1040米的“水上走廊”全面贯通,标志着特大桥建设正式进入主体施工攻坚阶段,为后续桩基、承台等关键工序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作业平台。

“钢铁动脉”横跨黄河:结构创新应对复杂水文
钢栈桥东接内蒙古巴音陶亥镇、西连宁夏石嘴山市,全长1040米,分东岸5联(222米)和西岸12联(818米),标准跨径12米,采用“钢管桩+承重梁+贝雷梁+分配梁+组合桥面板”五层结构设计,可承载50吨级施工车辆通行。针对黄河河道冲刷剧烈、水位落差达6米等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柔性墩柱+可调节支座”技术,使栈桥适应河床动态变化,抗冲刷能力提升40%。

科技筑牢安全防线:24小时智能预警守护生命通道
为应对黄河汛期急流冲击,项目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 水下“CT扫描”:部署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每周两次扫描钢管桩周边河床,实时生成冲刷地形图,精准定位险情;
  • 云端“水文哨兵”:在栈桥关键节点安装北斗水位计,数据直连项目部指挥中心,当水位涨幅超0.5米时自动触发红色预警;
  • AI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仪的轨道式机器人,每日3次巡查桥面结构,识别裂缝、变形等隐患,识别准确率达98%。

绿色施工贯穿全程:泥浆零排放守护母亲河
项目严格执行“一桩一策”环保方案,在水中桩基施工中采用“旋挖钻+泥浆分离器”工艺,实现泥浆循环利用率100%;栈桥两侧设置生态浮岛,种植芦苇、香蒲等本土水生植物,既净化水质又为鸟类提供栖息地。据监测,施工区域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标准,鱼类种群数量较开工前增加15%。

内蒙古路桥集团一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钢栈桥的合龙是‘科技+管理’双轮驱动的成果。下一步将启动主桥墩柱施工,力争年内完成水中基础建设,打造黄河流域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标杆。”

(来源:内蒙古路桥集团一分公司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