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等两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顺利通过
发表时间: 2025-01-10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815次
2025年1月3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城际/市域(郊)铁路智能综合调度与列车自主运行控制一体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新技术促进分会作为标准的提出单位,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综合服务工作。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铁路局设备监管司原副司长周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正高张文涛、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电务段支部书记/高工李盼、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电通院副总工/正高李红侠、北京市域铁路融合发展公司运营发展部副经理殷波作为评审专家审查了《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城际/市域(郊)铁路智能综合调度与列车自主运行控制一体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草案。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刘岭、系统院领衔人/高工刘军、系统院高工张波、工程院副总工/正高李正涛、安控院/高工张友兵、标准所/高工车松珊、院总工/正高陈立华、高工陆振朋、运信院CTC产品经理/高工(线上)魏峰、运信院/高工(线上)黄志伟、自动化与智能学院博士曾亦琛、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系统工程师董亚楠作为起草组代表参加了两项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


审查会议现场
根据会议议程的程序和要求,首先由主持人介绍参会人员,宣布审查组专家名单,确认审查组组长之后由编写组介绍技术审查稿主要内容、编制情况及主要意见处理情况;专家组逐条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查,最后经过质询形成会议纪要,并宣读会议纪要。
会议上专家针对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审查,从标准文本起草总原则的把握到对编制内容方面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为标准进一步开展编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结构方面的支持,有利于推动行业内形成完备、高质量的标准,助力团标的推广与转化,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
《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团体标准介绍:
《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规定了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的总体要求、各组成部分(列车自主运行控制、智能综合调度、智能化客运服务)的技术要求、性能要求和系统接口;适用于最高速度 200 km/h市域(郊)铁路及城际铁路的调度控制一体化与联程运输服务中各系统的总体设计、研制和测试。
铁道行业发布了列控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等技术条件,尚未有调度控制一体化及联程运输服务方面的技术条件。为规范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特别是城际铁路及市域(郊)铁路运行控制自主化、综合调度智能化、运输服务联程化系统设计与应用,制定调度控制一体化及联程运输服务总体技术要求具有必要意义。
《城际/市域(郊)铁路智能综合调度与列车自主运行控制一体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团体标准介绍:
本规范的制订能够统一城际/市域(郊)铁路调度控制一体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标准,保障区域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适用于城际/市域(郊)铁路智能综合调度与列车自主运行控制一体化系统的工程设计。
从国内相关标准调研来看,现有相关工程设计规范缺乏城际/市域(郊)铁路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GoA3级和GoA4级、面向复杂动态环境的列车运行状态全息感知、列车运行图动态智能编制、多制式区域路网综合调度、调度控制一体化、互联互通等相关新技术工程设计规范内容,制定本工程设计规范,有利于规范智能综合调度与列车自主运行控制一体化系统成套装备在工程中应用,为工程设计提供标准依据、保障工程实施、促进区域轨道交通路网一体化协同发展,支撑交通强国战略目标。
新技术促进分会自2021年4月开展团体标准工作以来发起团体标准立项的项目200余项,发布60余项,征集团体标准的采用单位有200余家,组织标准发布及宣贯会议40余场次;涵盖了铁路、公路、民航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涉及桥梁、道路、隧道、运输综合、轨道交通等多项专业技术。
2025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工作正在筹备开展中,欢迎交通业界专家与企业积极推荐和申报。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标准事业部
张保平:15611990175
张 华:15910814997
史丛敏:18510664556
褚丽丽:13611087456
杨 硕:13001160158
赵鑫丹:15701545289
座 机:010-82890909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
联系电话:010-828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