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纵横向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随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的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加速向跨江跨海、高烈度地震区等特殊地质环境延伸,超大规模桥梁工程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传统摩擦摆支座的技术瓶颈愈发凸显:一方面,针对纵横向自振特性差异显著的桥梁结构,现有支座因纵横向隔震周期固定一致的固有缺陷,难以实现差异化地震响应控制,需通过复杂分向计算被动适配结构动力特性;另一方面,大跨度宽桥面场景对支座提出纵横向灵活转动与稳定性平衡的双重要求,而传统支座单一化的各向转动性能设计,导致横向过度柔变引发施工阶段稳定性风险,同时纵向承载能力因耦合效应产生不可逆衰减。这两大技术矛盾已成为制约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桥梁安全建造与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
2025年7月11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纵横向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团体标准大纲审查会议,新技术促进分会作为标准的提出单位,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综合服务工作。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李爱民、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正高张文涛、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教高潘可明、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陈双全、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雷俊卿、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正高李明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衡水铭健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广坤、总工程师孙淑敬作为起草组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由编写组介绍前期调研研究、编制思路、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资金筹措等情况;审查组专家对编制内容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最后经过质询形成本次会议纪要并宣读本次会议纪要。
《纵横向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团体标准介绍:
《纵横向摩擦摆减隔震支座》规定了纵横向不同性能的摩擦摆支座的分类、型号、结构型式和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适用于竖向设计承载力为1.0MN~60.0MN的纵横向不同性能摩擦摆减隔震支座。
标准的编制有利于实现纵横向差异化隔震性能,提升抗震效率;
适应复杂桥梁结构的多维变形需求,降低建设成本;填补不等曲率半径双曲面支座标准空白,推动技术创新应用。
新技术促进分会自2021年4月开展团体标准工作以来发起团体标准立项的项目230余项,发布70余项,征集团体标准的采用单位有200余家,组织标准发布及宣贯会议40余场次;涵盖了铁路、公路、民航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涉及桥梁、道路、隧道、运输综合、轨道交通等多项专业技术。
2025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标准化工作正在开展中,欢迎交通业界专家与企业积极推荐和申报。
张保平:15611990175
张 华:15910814997
史丛敏:18510664556
褚丽丽:13611087456
杨 硕:13001160158
吴月烜:15711054196
姚建军:15910372084
赵鑫丹:15701545289
任青梅:13141199217
座 机:010-82890909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
联系电话:010-82890909
编辑:杨娜、张华、赵鑫丹、任青梅
校对:武文全、杜小川、张保平
审核: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