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中心 > 会员动态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BIM引领,打造科技管理新模式

发表时间: 2023-03-07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728次

江苏京沪二标项目充分发挥创建“互联网服务体系”的理念,将BIM建模技术应用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之中。项目加强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BIM数字智慧工地。通过科技引领、智慧建造,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成果。

项目综合运用BIM管控平台、信息化平台,形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化应用,提高科学分析和决策能力。运用智慧工地协作平台及手持终端、办公区及生活区智能广播系统、劳务信息采集及门禁系统、智能会议系统,紧紧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达到实现信息智能采集、高效协同办公、数据科学分析等效果。

技术交底实行可视化,是以施工动画为载体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等以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便于一线产业工人对施工工艺的理解与接受。

利用互联网科学手段,通过BIM相关建模软件创建,将施工工艺以动画视频模拟出来,使现场施工人员更加容易接受,每道工序需要注意的问题,关键点更加直白的展现给大家。可视化视频交底有效推进了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让大家更加容易掌握施工工序,对施工质量的管控也能更加了解。

BIM+实景模型能够真实的反应地物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实现了大范围实景及设计模型的快速建模。能形象直观、三维一体、透视化、多角度化、精细化、节点化的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全方位展示,提高了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京沪二标项目长13.839 公里。主要工点包括淮安北互通、川星服务区、孙大泓大桥、小张河桥、主线跨淮高灌公路大桥等。项目施工重难点为4次交通导改的统筹推进。

项目以BIM技术全面应用为载体,充分创新“BIM+实景建模技术”应用模式,创新了智慧施工工艺。在临建三场建设智慧控制中心,通过BIM+实景模型,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整体模拟。项目基于BIM技术进行了三维BIM建模,利用其可视化的特点,分析最佳的施工导改流程,从而节约工期。交通导改运用BIM实景演示,充分指导现场施工及标志标牌设置,一次性通过江苏省交警队专家评审,减少来回移动导改设施,减少成本近100万元。

BIM有效的指导了各工序施工衔接,理顺了水泥搅拌桩施工、土方施工、小型构造物施工的界面,加快施工进度2个月,使项目施工组织更加合理有序,减少直接成本近300万元。京沪二标项目持续深耕BIM领域,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技术深度融合与集成,打造科技管理新模式。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