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实现年度开行破万
8月31日,X8015次中欧班列(武汉)装载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日用百货以及防疫物资在吴家山站鸣笛始发,今年开行的第10000列中欧班列驶向德国杜伊斯堡。(来源:9月7日环球网)
一个小时,可以干什么呢?可以乘坐高铁从北京到沧州,体验双城生活;可以从千岛湖到黄山,欣赏湖光山色;也可以发送1.8列中欧班列,连接欧洲七国,跑出“一带一路”新速度。
中欧班列畅通“双循环”。过去的十年,中欧班列已铺画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0多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余种。随着中欧班列开行列数不断增加,朋友圈也越来越大,运送的物品也从大宗货物向精密仪器转变,甚至中国的特产茶叶和景德镇陶瓷也“搭乘”中欧班列,登上了世界舞台。“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实现了境内外生产协同联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运输支撑。
中欧班列诠释“新担当”。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欧班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解了很多“燃眉之急”。2020年,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全球经济遭到重创,在国际客运航线停飞、公路受阻、水运停滞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发挥了国际铁路联运优势,对防疫物资实行快装快运、应运尽运,仅2021年1至8月,就运送防疫物资800万件、6万多吨。疫情下,隆隆的“钢铁驼队”肩负起“生命通道”的神圣使命,向世界展示着守望相助的中国担当。
中欧班列激发“新活力”。一趟趟的中欧班列驰骋,不仅展现着中国抗击疫情的信心,更稳定外贸发展的决心。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任务十分艰巨,各国都在寻求发展之道。从国内看,开局之年,迈好“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第一步,至关重要。站在新的起点上,中欧班列正以创新为笔,持续强化拓展国际通道,打造辐射欧亚、链接全球的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全球经济复苏持续提供强大动能。
驼铃声声渐远,汽笛声声轰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信中欧班列能够履行好历史使命,不断扩大“朋友圈”,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递到沿线各国,更好地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奋进的姿态跑出一条康庄大道,为新发展格局持续贡献力量。(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唐怀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