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服务彰显铁路式温情
2021年春运自今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北京各站已经全面实施电子客票,旅客购票、进站、候车、出站、换乘全过程“无接触”服务。
保障平安春运需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更离不开科技助力。在全国就地过年大背景下,“无接触”服务悄然进入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嵌入到今年的铁路春运。其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智能导航,又有最新登场的无人清扫机、无人安检机和红外线“测温门”等新科技。这些新科技通过避免人的“接触”、提升旅客通过效率,既从空间上防止了旅客高度聚集,又从物理上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是运用科技手段保障疫情期间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一大创举。
特殊春运呼唤特殊关怀。因为把老百姓装在心中,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铁路部门看到了旅客阖家团圆的现实愿望,看到了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同时也下足了精准的细功夫。他们通过严控超员率、密测旅客体温、设置隔离席位、引导口罩佩戴、严格通风消毒等预防性措施为旅客乘车安全提供保障。同时,铁路部门推出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客流变化的“一日一图”,开好81对“慢火车”满足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对春运出行需要,以及自助闸机“一证通行”、推荐扫码点餐和互联网订餐等实现旅途便捷化的措施。一系列便民利民的务实举措,无一不源于“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无处不体现民生至上的理念,也为实现春运工作目标增添了一份人文关怀,使旅途充满了温馨。
特殊时期,保持距离本身就是一种关爱,因为平安健康才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透过“无接触式”服务,我们能够看到铁路部门用科技守卫生命安全、阻断疫情传播的决心和担当,也正因为如此,流动的中国才“路远情更长”。(闫赟欣)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