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航运+金融”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发表时间: 2020-06-22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177次

  “航运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金融是‘孪生姊妹’,她俩谁也离不开谁。”近日,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匡海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航运业只有在金融的推动下完成改革,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发展。

  在跨界融合、异类互补、共生共赢成为眼下各界发展革新的主流模式时,如何让航运与金融完美结合,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

  起势——

  “孪生姊妹”加速融合

  “航运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所需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高。如果没有金融资本长期稳定的支持,航运公司很难获得长期持续性的发展。”一位船舶交易市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金融和航运分属两个不同领域,二者看似互不相干,实则紧密相连。”匡海波表示,航运金融的出现是由航运业本身特点所决定的,航运金融中的融资业务能为航运业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航运金融中的海上保险能使航运企业合理地规避海上运输的巨大风险。航运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助力。

  可喜的是,当前,航运金融融合发展已全面起势。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戚戚相关。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揭开神秘面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值得关注的是,航运与金融的结合点,已在长三角区域内“闪现”,上海正领跑全国航运金融发展:

  今年2月,央行等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为临港新片区内航运业提供长期信贷资金;

  上海浦东新区金融局出台的16条措施明确推动各类金融创新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强调加快发展船舶融资租赁业务;

  6月10日,上海保险交易所与上海海事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创新航运保险、推动航运金融与海事监管的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

  “如果将一个独立的企业放在供应链中看待,根据其贸易的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来评估企业的信贷资格,将比传统方式评估更高。”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所长、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殷骏认为,航运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亦是供应链金融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殷骏提出,一方面由于银行的介入使航运企业合作能够更加紧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能够达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企业与银行之间突破(超越)了单纯的资金借贷关系,而是基于企业真实业务的资金链维护与监控的全程合作,形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企业共生发展的新的合作模式。

  痛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