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点赞!
6月8日上午,较计划提前2个月贯通的中老昆万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尚岗一号隧道,在穿越珍稀动植物品类多、水资源丰富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时,施工单位采用微振动爆破、控制废水排放、取消斜井等方式,减少林地占用40余亩,虽导致工期相当于同类隧道2倍以上,却保护了环境,而这只是全线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共存的典范。
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是一种值得点赞和推行的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铁路作为基础交通设施,深受国家重视,西部铁路建设如火如荼,特别在秀美的云南,铁路建设多头推进,而很多铁路,比如丽江到香格里拉、大理到瑞丽等铁路建设都要穿越世界级名胜风景区,如何把路建好,又保护好沿途的绿水青山,中老昆万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同频,无疑是交出了一合格“答卷”。
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守的是“潜绩”。生态文明建设位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等等,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老昆万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最大限度减少对原始森林的占用和野生动物的惊扰,是践行生态发展理念的现实举措,实现的是“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守的是“多赢”。铁路建设是为了让沿线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更快捷方便,最终目的是助力地方发展。从长远计,美景蓝天都可以成为“商品”,绿水青山本身就是宝贵的发展资源。当铁路建成,生态环保的火车在绿水青山中穿行,沿线的城市生态绿色、交通便捷,引来的是人流物流,带动的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的是多方“共赢”。
铁路建设与环保同行,守的是“品牌”。铁路运输特别是高铁运输,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运量大、绿色环保。在铁路建设环节强化环保,是中国铁路绿色环保理念的前置落实,一脉相承,擦亮了中国铁路的“品牌”,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先行风采,一如今年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时,国家作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部署时,铁路建设复工复产的先行先动,走在前列。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有敬畏自然的文化基因。铁路建设作为带动发展的基建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平衡和处理好建设与环保的关系,就一定能守住青山绿水,争得金山银山,赢得未来发展。(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