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火热施工,今年将开展两台世界级隧道“手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薇 通讯员 林木 陈英
近日,浙江交通集团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岩峰隧道和贤居岭隧道,一边是营运高速上车流穿梭不息,一边是隧道内机器开足马力、轰鸣声此起彼伏。
据悉,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在全线是最早开展拓宽工程、形象最为全面且进展最为迅速的项目,因处于山岭重丘地区,项目涉及到桥、隧、路基、边坡高速公路的全类型施工,被誉为浙江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百科全书”。
今年,该项目将直面两项世界级挑战,堪称交通建设领域的两场惊心动魄的“外科手术”。
其中最受瞩目的一项“手术”名为“岩峰隧道连拱隧道原位扩挖施工”,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隧道“合二为一”,要拆除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并将其扩挖成更大的4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而这一高难度手术的实施地点,就位于仅620米长的岩峰隧道。
或许有人会疑惑,为何不选择新建一个隧道,而是要挑战这个“世界级”难题?
主要原因在于隧道线位资源极度稀缺。同时,若新建隧道,其位置偏移过大,会对两端原有接线高速公路的布置产生影响,进而干扰过往车流的通行动线,增加进出枢纽车流的变道需求,给日后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为确保这一工程的成功实施,建设者们专门成立了岩峰隧道专班。施工过程中,将引入先进的隧道智慧化系统,融合多种尖端技术,实现人员精准定位、全方位AI监控、气体智能检测以及设备红外感应报警等功能;运用3D扫描仪,能够高效获取隧道初支断面的空间形态数据,并依据结果及时对开挖参数进行调整,实现“可视化”开挖,有效避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超挖和欠挖情况。此外,建设团队还创新施工方法,在原有的14步开挖基础上,优化为7步开挖法,将传统的中隔壁法施工动态优化为交叉中隔壁工法,以此确保施工过程中运营高速通车安全以及周边结构物的安全。
另外一台“贤居岭老隧道轴线偏移施工”手术,在行业内尚属空白。施工需要将洞口位移约10米,为实现与老隧道顺利顺接,建设者计划在隧道内扩挖403米。施工过程中,他们采用中隔壁法,结合可调节装配式模板、C20混凝土超前管棚支护以及进尺控制等先进技术,进而完成隧道内的“乾坤挪移”。
在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项目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目前,房建工程施工图已完成审查。项目将地域文化特色巧妙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临海北收费站将被打造为古城造型,三门收费站则以青蟹造型呈现,服务区也将成为传播和合文化的重要窗口,实现交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截至目前,甬台温改扩建台州北段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7亿元,总体形象进度达47.5%,52个工点同步推进,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浙江交通网络,还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注入全新活力,助力浙江交通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