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第一跨”迎来新节点
4月3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精准注入预定模板,津潍高铁东营黄河公铁大桥568号墩主塔上横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黄河流域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主塔施工正式迈入上塔柱冲刺阶段。
东营黄河公铁大桥是天津至山东潍坊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津潍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采取“公路在上、铁路在下”的双层合建模式,全长2230.4米,其主桥为双塔五跨式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主跨达600米,两座H形主塔塔高203.6米,相当于70层楼房高度,建成后将刷新黄河流域公铁桥梁主桥跨度与主塔高度的双重纪录。据介绍,上横梁作为斜拉桥的关键传力构件,承担着平衡两侧斜拉索的不对称拉力。东营黄河公铁大桥568号墩主塔上横梁高悬于距地面约160米的高空,跨度达32米,施工环境极为复杂。
在如此高空且大跨度的条件下,传统工艺难以满足要求。该项目施工管理团队采用“高空支架+模板分块吊装”工艺,借助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精准模拟,对每一处受力细节进行反复优化,为横梁施工搭建起稳固的“空中平台”。
混凝土温控则是质量管控的核心难题。据悉,在上横梁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内部会因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热量,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面对这一问题,该项目团队通过智能调控构建起全方位的温度监测网络,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差的精准控制。
该项目团队还使用“空间换时间”策略,将传统的顺序作业模式优化为立体交叉施工。上横梁两次混凝土施工分别与主塔第27节段和第28节段同步浇筑完成,并协同推进主桥钢梁架设,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稳步推进。 (来源: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