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装配式技术引领地铁低碳建设,青岛地铁已建成14座装配式车站

发表时间: 2025-04-2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61次
在山东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装配式技术正在成为地铁站建设的新潮流。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建设效率,还为实现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目标注入了新的活力。
 
装配式技术:绿色低碳的引领者
 
什么是装配式技术?据负责青岛地铁装配式车站规模化生产的青岛中科坤泰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配式技术就是将建筑物的各部分结构在工厂内预先生产好,然后在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组装。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大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了扬尘和噪音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其次,工厂化生产能够更好地控制材料质量和生产精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装配式技术还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全国试点仅三城,青岛跻身全预制装配式车站应用第一梯队
 
应用装配式技术于地铁车站建设,是轨道交通领域推动提质增效、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及培育新型生产力的关键策略。
 
当前,国内地铁车站建设中全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尚处于探索初期,长春、青岛、深圳三地作为先行试点,率先开展了全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实践应用。据统计,长春已建及在建装配式车站共计18座,深圳则达到28座。青岛,作为全国仅有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率先实现“高拱形”“坦拱形”等多种结构形式的规模化应用,共建装配式车站20座。凭借持续的技术革新与实践经验的累积,青岛地铁已构建出一套完备的装配式车站建设体系,为国内外地铁建设贡献了宝贵的范例与经验。
 
在2024年4月26日通车的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项目中,已建成6座装配式车站,拉开了青岛地铁装配式车站规模化建设的序幕。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集青岛地铁十年建设发展经验于一体,在列车自主运行系统、装配式车站、绿色智慧建造等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推动国内轨交行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装配式车站为例:全线共有21座车站,其中黄海学院站、河洛埠站、朝阳路站等6座车站为装配式车站,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总体来看,较传统现浇结构车站相比,每个装配式车站施工人员由150人减少为30人左右,缩短工期4-6个月;节省钢材约800吨、木材800立方米,碳排放量减少约20%,减少装修或免装修。此外,因为构件工厂化生产,现场没有浇筑混凝土的噪声、粉尘、震动,减少建筑垃圾60%,将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充分总结地铁6号线一期装配式车站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青岛地铁提出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理念,形成了包含装配式车站主体、装配式中板梁柱及轨顶风道、车站装配段防水、装配式T型楼梯、装配式站台板等在内的轨道交通装配化集成建造体系,并在三期14座符合条件的车站中全面推广。
 
2024年1月31日,青岛地铁7号线营普路站主体结构圆满封顶,成为青岛地铁三期建设中首座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的装配式车站;同年6月13日,北方地区首座坦拱式装配式车站——地铁15号线四方厂站主体结构拼装顺利完成;2025年3月31日,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胶州火车站装配段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青岛地铁三期工程中最后一座坦拱式装配式车站成功攻克关键节点。在如火如荼的地铁三期工程主体施工中,装配式车站无疑成为了青岛地铁绿色与智慧融合发展的典范,其建设进度持续加速,不断刷新记录。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装配式技术的广泛应用正为中国轨道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大众新闻记者 范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