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青岛地铁7号线蓝鳌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发表时间: 2025-05-25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点击:14次
近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青岛地铁7号线蓝鳌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蓝鳌路站在施工过程中成功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密集地下管线及交通调流等多项难题,为复杂老旧城区地铁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攻坚克难:三大挑战逐一突破
蓝鳌路站位于即墨区市中心蓝鳌路与墨城路交叉口处,为地下两层岛式站,总长220m,标准段宽20.1m,深21.5m。
施工过程中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车站涉及热力、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通信等7种管线,管线立体交叉空间密布,且存在大量未探明管线,迁改作业场地狭小,管迁工程量及难度为全线之最。项目团队成立管迁专项小组,全程跟班作业,设置网格十字探挖坑点,采用“人工+机械”鱼鳞式逐次探挖,结合BIM实现管线可视化。同时为保证特殊情况下交叉施工,灵活运用大管道贝雷梁悬架、承插式管道土石支撑、密集型管支悬吊等多种保护方案,确保管线安全及施工进度。二是交通调流难度极大。由于站点位于区中心,青岛地铁集团第二建设分公司连同项目部通过不断优化调流路平曲线,充分利用原绿化带闲置空间合理增扩车道。结合交叉施工情况,灵活调整封围区域,实施三期调流方案,同时组织专家论证,采用水稳三层连铺工艺,大幅缩短道路施工周期,保障了交通畅通。三是地质与水文条件复杂。车站穿越人工填土、粉质黏土、角砾、砂岩等多种地层,且三面环河,地下水补给充盈,基坑渗漏风险极高。施工过程考虑TRD无法入岩情况,创新使用膜袋地表注浆施工工艺,与TRD 工法精准搭接1000毫米,形成整体止水帷幕,实现基坑侧壁干燥,渗漏控制达到最优状态。
亮点纷呈:科技赋能绿色建造
在青岛地铁集团第二建设分公司的指导下,中建八局项目团队注重技术创新与绿色施工融合,打造精品工程。一是深化实施内实外美的“饰面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对原材调研、配合比优化、商混站管控、施工工艺等各环节持续系统研究,结合班组建设实施混凝土浇筑比武,通过“二次分配”激发内生动力,成功解决混凝土浇筑中的烂根、错台、气泡等问题,实现无裂缝不渗漏、表面整体美观的效果。二是科学施工提效率。车站设置两个施工区域,采用“下挖上提、南北对挖、昼夜外运”的开挖方式,142天完成8万余土方开挖,日均出土量达570方。三是建设绿色工地。研发智能管线保护虚拟墙、降噪装置,并采用扬尘天幕等环保措施,践行精益建造理念,有效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下一步,青岛地铁集团第二建设分公司将继续坚持“三位一体”系统推进,高标准完成剩余工程建设,为打造轨道交通精品工程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栗全旺 臧芸)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