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广湛高铁“夜行者”:毫米间雕琢“平安与梦想之路”

发表时间: 2025-11-02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整理 点击:38次

当城市夜幕低垂、灯火渐次熄灭,广湛高铁的轨道上却亮起一片别样的“星辰”——那是头灯、照明灯与测量仪器屏幕的光点,它们共同照亮了一群“夜行守护者”——广湛高铁精测精调团队的工务人。他们俯身于冰冷的钢轨间,以滚烫匠心,在毫米的微观世界里,精心雕琢着串联湾区与粤西的“平安之路”“梦想之路”。近日,这支团队以卓越工艺完成精测精调任务,动态平均TQI值达1.34,创下国铁集团高铁新线开通前动态检测最好成绩。

这支精悍的“轨道尖兵”,由来自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永州工务段高铁线路车间的2名干部和13名职工组成。他们肩负重任,面对佛山至新兴南段长达158.483公里的轨道生命线。这里既有如镜面般平滑的无砟轨道,也有如铁路“关节”般需要精准咬合的道岔,他们的使命就是确保这条钢铁巨龙血脉畅通无阻。

团队将目标锁定在几个关键数字上:静态TQI(轨道质量指数)0.9以内,动态TQI 1.5以内。这些数字在队员心中,早已化作沉甸甸的对山河人民的承诺。自2025年7月4日起,他们的时间开始“倒流”。每晚8时至次日清晨6时,10个小时的夜间天窗期成为他们的主战场。月光洒在银亮的轨面上,与工具碰撞的金属声响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夜曲”。蚊虫叮咬、颠倒的生物钟、深夜的疲惫,这些考验都被他们用坚守一一化解。

“精”是刻入他们骨髓的信仰。团队采用“无砟轨道十步精调法”,对待每一寸钢轨都如同进行外科手术般精细。道岔前后、曲线头尾等列车平稳性的“命门”,是他们反复摩挲、测量的重点。水平偏差不得超过0.5毫米,这近乎一张普通打印纸的厚度,是他们必须坚守的“铁律”。永州工务段领队万聪感慨:“哪怕0.1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影响精调质量。这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是我们对‘平安’的签名。”

在这看似由钢铁和数据构成的世界里,流淌着最真挚的情感。青年职工陈俊希的文字充满诗意:“在钢轨旁蹲久了,连风里都带着‘精准’的味道。”对他而言,最幸福的时刻是精调结束后,看到轨检仪屏幕上七项指标波形如平静湖面般平顺的那一刻。陈俊希还对团队力量印象深刻。一次精调回检作业质量不达标,大家没有抱怨推诿,而是围拢在一起,从螺丝扭力到扣件匹配,逐一排查,直至问题解决。“在这里,一个眼神就能会意,一个手势便能协同。我们拧成的不是一股绳,而是一条坚不可摧的轨。取得这份殊荣,是团队每一个人用默契和担当共同赢得的勋章。”

对于陈俊希来说,深夜的坚守别有深意。“当完成一段精调,看着标准的数据,成就感从心底涌起,所有疲惫瞬间消散。”这份在寂静中收获的喜悦,让他更加坚信自己工作的价值。“全路最优的成绩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所有的默默付出,也照亮了我未来在铁路事业上继续前行的道路。”

陈俊希动情地说:“我们手中的仪器,调的是轨道精度,连的是城市未来。”当看到铁轨在黎明中向着远方舒展,他仿佛看到了粤西人民期盼的目光,看到了区域发展的澎湃动能。“这段经历教会我的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这份藏在毫米里的坚守,最终汇聚成‘创全路最优’的荣光,就是我们工务人对这个时代最深情的告白。”

广湛高铁的精调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下月画上圆满句号。当未来列车风驰电掣般平稳驶过这段线路,乘客们或许不会知道,每一个安稳的梦乡、每一次顺畅的旅途,背后都凝聚着这样一群“夜行者”的智慧、汗水与深情。他们用精调质量全路最优的卓越成绩,诠释了毫米之间的匠心与不负山河的重托。

参考来源:金羊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最新公告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