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标准 |《高速列车乘客座椅振动实验室测试方法》技术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6-24现阶段,欧美国家对轨道车辆乘客座椅振动舒适性测试评估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起步较晚,在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及其它轨道车辆领域,作为旅客界面重要组成部分的乘客座椅,其振动舒适性的评估缺乏能反映实际工况的统一的指导规范, 进而无法有效支撑座椅的动态性能设计优化。尽管乘客在铁路车辆上感受到的振幅通常较低,但实际上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处的振动加速度有可能大于车体与构架的加速度激励。编制高速列车座椅振动实验室测试方法标准,可以构建座椅及其各组件的动态特性理论体系,为选择最佳的座椅组件提供有效指导,进一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实验室测试能够输入明确并可重复的激励,是一种与现场调研互为补充的研究方法。 -
团体标准 | 《重载铁路智能牵引变电所光纤回路编码规则》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6-24在重载铁路大力建设智能变电所,应用对通讯网络要求更高的广域保护等复杂保护逻辑的背景下,暴露了智能变电所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厂家、不同类型导致的二次设备光纤回路编码不规范问题,对智能变电所的建设以及后续运维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时间成本的浪费。从国内相关标准调研来看,绝大部分标准对该领域的规范局限在电力系统行业,但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因其电压等级,继电保护策略等于电力系统中有很大区别,因此二次设备的配置同样和电力系统中的光纤回路有着巨大区别。 -
团体标准 | 《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数据接口技术规范》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6-24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实施,铁路部门正加快推进智能高铁2.0体系建设,实现设计—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智能建造,装配感知与互联更全面的智能装备,搭载综合管理与便捷服务融合的智能运营平台,推动更多自主创新成果在智能高铁上率先运用。依托智能京张、智能京雄等重点项目,铁路部门大力推进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技术创新,初步构建了智能铁路技术体系、数据体系和标准体系。如何保证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质量,已成为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
团体标准|《公共交通地下空间5G定位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6-24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全国各地的5G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但对5G定位如何在地铁应用还未有统一的方案,缺乏统一的标准来约束。城轨行业在地下空间定位有强烈的需求,包括人员定位和设备定位。 -
团体标准 | 《公路桥梁养护决策技术规范》大纲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5-29作为交通运输线路上的咽喉节点,桥梁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运营安全是交通路网保障畅通的节点所在,同时也关联着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安全。 -
团体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用钢轨冻结接头》技术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5-29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技术要求日益增加,无缝线路由于其技术及经济优势,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普遍标准,甚至在到发线、配线及车场线等特殊地段均逐步实现无缝化,这些特殊地段由于其换轨等需求通常采用冻结接头实现无缝化。目前,国内尚无摩擦式冻结接头的专业技术标准,市场上同类产品没有统一的规范指导作业规范、标准,导致技术质量参差不一。因此,为了统一产品标准、质量,规范产品作业,充分发挥冻结接头的优势特点,确保使用安全,有必要制定针对冻结接头的技术标准。 -
团体标准 |《低净空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技术规范》技术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2-24低净空全回转全套管灌注桩成套技术作为新设备、新工艺,目前暂无可完全遵照执行的技术规范,因此有必要制定包括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在内的规范性技术标准。 -
团体标准 |《市域(郊)铁路SFC型扣件》技术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2-24从国内相关标准调研来看,国内在市域(郊)铁路领域尚未形成关于扣件的相关规范或通用技术标准,扣件本身结构以及细部构造的规定尚不够详细。《市域(郊)铁路SFC型扣件》的编制不仅有助于提高SFC型扣件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水平,还能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
团体标准 |《列车无线重联协同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草案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25-02-24在列车牵引运行中,由于列车重联系协同控制无详细的结构参数与技术参数标准,造成牵引运行过程中列车的纵向作用力较大,引起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劣化,甚至变异,使得列车运行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大了运营维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