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题目: 第五期《跨海大桥建造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雷俊卿
报告概要:雷俊卿教授在讲座中系统回顾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的伟大成就,详细介绍了跨海大桥的桥型比选与结构体系,并对跨海大桥建造工业化的难点与挑战进行了具体分析,展望了跨海大桥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与可持续发展方向。
雷俊卿教授曾在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桥梁工程结构理论及应用、长大桥的设计计算与咨询复核、桥梁试验监测与耐久性评估与旧桥加固设计等。40多年来主讲《桥梁工程》《混凝土桥设计》《钢桥设计》《桥梁评估与加固》《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等10多门本科课程,《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桥梁结构可靠度》等5门研究生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300余人,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等近百人;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共12部,其中《桥梁工程》课程获得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与示范课程,《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获北京交大教学成果奖,《悬索桥设计》专著获得国家科技图书奖;共计获得教学类奖励16项,1990年以来还为交通运输部各级各类培训班培养监理和检测工程师近万人。
雷俊卿教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科研项课题90余项,作为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与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隧道独柱塔自锚悬索桥、沪通长江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广东东江大桥、旬阳汉江大桥、舟山跨海金塘大桥、哈大高铁新开河钢箱叠合拱桥等多座大桥的设计分析与设计复核和监测试验研究等,主持和参编《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路桥用材料标准九项》《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送审稿)等路桥规范和标准10多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项,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铁道学会和公路学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10余项。
2023-06-01
雷俊卿教授曾在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学习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桥梁工程结构理论及应用、长大桥的设计计算与咨询复核、桥梁试验监测与耐久性评估与旧桥加固设计等。40多年来主讲《桥梁工程》《混凝土桥设计》《钢桥设计》《桥梁评估与加固》《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等10多门本科课程,《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桥梁结构可靠度》等5门研究生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300余人,指导硕士、博士、博士后等近百人;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共12部,其中《桥梁工程》课程获得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与示范课程,《大跨度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获北京交大教学成果奖,《悬索桥设计》专著获得国家科技图书奖;共计获得教学类奖励16项,1990年以来还为交通运输部各级各类培训班培养监理和检测工程师近万人。
雷俊卿教授承担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级科研项课题90余项,作为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与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隧道独柱塔自锚悬索桥、沪通长江大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广东东江大桥、旬阳汉江大桥、舟山跨海金塘大桥、哈大高铁新开河钢箱叠合拱桥等多座大桥的设计分析与设计复核和监测试验研究等,主持和参编《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路桥用材料标准九项》《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送审稿)等路桥规范和标准10多项,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项,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铁道学会和公路学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10余项。
更多视频
返回视频列表-
01:30:10
第六期《蓼子大桥施工技术创新》—卢冠楠
卢冠楠总工程师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桥梁施工,先后参建厦门海沧大桥、江苏连徐路邳州运河大桥、江苏常澄高速运河大桥、印尼马都拉大桥、印尼塔园桥、贵州贵黔高速鸭池河大桥等各种结构型式的桥梁,施工经验丰富,研发了骑索式桥面吊机、攀爬式钢塔提升机、预制装配式桥梁下部结构一体化运输车、拱上负载行走吊机、斜拉桥缆索吊钢梁安装技术、单拱肋复合转体技术、高墩(塔)钢筋节段整体安装技术、基桩帷幕式护筒钻孔技术等20多项原创桥梁施工技术,对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2023-06-01 -
01:03:39
第八期《大跨连续刚构拱“先梁后拱”施工关键技术》—樊立龙
主讲人樊立龙以《大跨连续刚构拱“先梁后拱”施工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昌景黄铁路项目跨度200m刚构拱工程概况及其支架设计和计算方法,重点从施工流程、拱肋拼装支架搭设、提升支架安装、拱肋安装、拱肋混凝土灌注、全过程测量控制技术、资源配置及工期等关键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具体说明,并结合200m拱支架结构图,分析了“先梁后拱”施工优点、不足及建议。 本期主讲人樊立龙是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桥梁工程专业首席专家兼科研技术部长,同时兼任天津市、上海市等多个协会专家,并先后参与了重庆两江大桥,兰渝、福平铁路等1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在桥梁建设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多项成果。曾获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者”、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天津市“第十四届天津青年科技奖”“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及中铁建股份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天津市专利优秀奖2项、中国铁建优秀专利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主编和参编专著3本。2023-06-07 -
00:53:09
第二期《郑济高速铁路桥梁下部结构装配化设计与施工》—徐升桥
徐升桥大师以《郑济高速铁路桥梁下部结构装配化设计与施工》为题,介绍了装配式桥梁建造技术的整体发展背景和郑济高速铁路工程概况;阐述了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桥梁,并通过设计与施工协同达到高度融合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墩柱形式比选、截面比选、连接节点构造、桩基结构形式等关键设计方案;重点讲述了与之桥梁装配式结构体系总体设计方案,装配式桥墩体系、装配式底连接构造、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力学性能、大直径预应力管桩深厚砂层引孔工艺的试验验证,以及墩梁运架一体机技术设计、墩柱上下连接节点连接用高早强材料等研究成果;结合郑济高铁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展示了大直径管桩静压引孔一体化施工、大直径管桩锤击引孔一体化施工、墩柱自动化预制施工、墩帽智能化预制施工、墩梁一体化架设施工、智能化生产管控、智能化远程诊断和指导等施工工艺关键技术;总结了项目在结构体系、试验技术、建造工艺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对依托郑济高铁研发形成的具有系统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数字化管理特征的高速铁路桥梁绿色快速建造成套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2023-05-27 -
01:47:09
第四期《解读桥梁工业化进程 探秘智慧梁场数字化管理》—鲍卫刚
鲍卫刚副主任在讲座中对混凝土桥梁工业化的界定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量大面广的常规跨径中小桥梁而言工业化应突出表现为预制和装配化的基本原则,结合1953年以来我国桥梁设计标准图、通用图等设计标准化的发展历程,详细回顾和分析了我国混凝土桥梁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对于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鲍卫刚副主任总结了上部施工方法、下部结构、多梁(板)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上部结构等关键技术要点和发展现状,介绍了预制拼装桥墩体系中不同连接部位和类型下连接构造的主要方式和技术特点。鲍卫刚副主任指出,混凝土桥梁的数量占我国公路桥梁总数的95%以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混凝土桥梁仍然是公路桥梁的主流型式,提高工业化水平是必然趋势,并就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具应用,重点从混凝土材料、结构与构造、工艺装备、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我国混凝土桥梁工业化发展所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总体方向和未来展望。 鲍卫刚,正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交通运输部第三、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公路桥梁结构可靠性、耐久性、抗震抗风研究和公路、桥梁的勘察设计,主编或主要参编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和《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D60-01-2004)》等20多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成果获国家优秀勘察设计银奖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出版有《鲍卫刚文集》、《鲍卫刚文集(续)》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设计施工技术指南》等专著。2023-05-31 -
01:24:59
第三期《《如何评价桥梁工业化》—周良
周良大师以《如何评价桥梁工业化》为题,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装配式桥梁技术以及标准体系,并从设计、建造和运维管理等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的评价侧重点;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介绍了桥梁上部结构的装配式技术发展概况;针对桥梁立柱和盖梁常见的拼接方式,详细分析了不同连接和建筑方式的性能特点,如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桥墩的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以及大悬臂装配式盖梁的抗弯、抗剪性能等;在大量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评价思路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对如何促进装配式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走向标准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推动桥梁建造优质、节约、环保和工业化等热点问题分享了见解与心得。 周良是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领军人才,英国注册结构工程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注册咨询工程师,中国市政与公路工业化装配式桥梁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周良大师主持设计了上海市杨浦大桥、卢浦大桥、闵浦二桥、松浦三桥、内环线高架桥、延安路高架、外环线、沪闵高架、中环线高架、嘉闵高架、柳州红光大桥、南昌朝阳大桥等工程,获各类科技进步奖及优秀设计奖50余项、发明专利23项,出版《工业化装配式桥梁建造及实例》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声屏障结构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尤其在桥梁工业化装配化设计施工技术方面首先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编制了国内第一本《预制拼装桥梁技术标准》,提出了桩基-承台-立柱-盖梁装配式成套设计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带动了全预制桥梁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及应用。2023-05-30 -
01:34:53
第二十四期《钢桥制造、架设、施工装备技术》—黄勇
本期主讲人黄勇,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现任中铁九桥桥研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钢结构桥梁制造及安装技术的研究,包含钢桁梁、钢箱梁、钢拱桥及钢塔的制造及安装。 讲座中,黄院长介绍中国钢桥钢材、制造工艺、设备技术等主要发展情况,及涂装技术发展概况;详细介绍原位支架、浮托、顶推拖拉、悬索、缆载、桥面吊装等钢桥架设技术方案和钢桥架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架桥机、缆索吊机、缆载吊机、桥面吊机等不同的架桥设备。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