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而行,中欧班列“东通道”持续发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断下滑的形势下,中欧班列“东通道”逆势增长,不断刷新装车新纪录,为中欧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022年1至7月经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和绥芬河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通行3132列、发送货物299808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4%、16.2%,班列通行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与去年相比提前一个月完成3000列运输任务,实现了运输经营目标,为中欧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共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其中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北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在全球经济不断下滑的形势下,中欧班列“东通道”逆势增长,更加难能可贵,充分证明了中欧经济的强大活力和“一带一路”的强大经济拉动力。
古时,“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欧洲经济互动,友好交往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为中欧合作共赢谱写了华丽篇章。
如今,随着中欧班列的开行,“铁路驼队”将“丝绸之路”不断发扬光大,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为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为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冲击、促进货物和服务跨境流动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中欧班列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践行着丝路精神,让“铁路驼队”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新丝绸之路”,成为沿线各国开放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经满洲里、绥芬河铁路口岸运行线已达22条,东通道通行数量年中首次突破2500列,自2013年首次经由满洲里口岸开行中欧班列以来,目前已累计突破1.5万列大关,绥芬河口岸今年7月份创下中欧班列单月通行95列的历史最高纪录,呈现双口岸持续增长态势。
未来,更加成熟的中欧班列必将进一步发挥国际物流骨干的作用,将“铁路驼队”打造的“新丝绸之路”不断发扬广大,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朱贺、孙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