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硕果累累跑出时代“加速度”
“中欧班列逆西风,唐宋丝途已铁通。”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首趟中欧班列于2013年在西安驶出。自此,中华巨龙在亚欧广袤大地上飞驰,开启了国际铁路运输的新时代。而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欧班列硕果累累,跑出了时代“加速度”。
中欧班列推动经济发展,拓展开放之路。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至15183列,年均增长55%;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增长了9倍。中欧班列的一次次扩量、提质、增效,映射出的是国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与措施。在中欧班列的持续优化下,跑出了对外开放新时代的加速度,促进了国际陆运规则的加速完善,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序,形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趋势。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力发挥铁路先行和骨干作用,有力促进了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欧班列实现物流互通,绘就宏伟蓝图。目前,郑州中欧班列相继开通并运行了至汉堡、慕尼黑、莫斯科等十几条线路,每周平均开出25个班次,班列重箱率、回城比例、发送量等指标均列全国前茅。截至7月11日,郑州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5101列,发送货物43.1万标准箱。凭借着中欧班列,不仅可以让信
仰毛尖、南阳香菇、商丘棉花等河南特产走向世界舞台,同时也能使国内人民便捷地享受到白俄罗斯牛奶、法国红酒等正宗进口商品,中欧班列不断注入的新活力,正演绎着人民欣欣向荣的生活,为欧洲沿线数亿民众送去实惠,享受中国超大规模的物流市场,打开了时代发展新格局,绘就了美好发展蓝图,跑出了便捷为民的时代加速度。
中欧班列彰显华夏担当,铸建友谊桥梁。2020年3月,中国还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开出首趟搭载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驰援西班牙,中国铁路专门部署将国际合作防疫物资纳入到重点保障运输之中,采取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等措施,确保应运尽运,推动中欧班列挑起陆路运输大梁,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向意大利、德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运送防疫物资1417万件、10.9万吨。在国际疫情的严峻形势下,中华民族体现了华夏担当,中欧班列昼夜穿梭,让中华巨龙飞驰在亚欧大陆上,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运纽带”,跑出了守望互助的时代加速度,沿线各国对来自东方的暖意给予了高度评价,铸建起了一座深厚的友谊桥梁。
中欧班列自开行至今,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地特征,以及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骨干力量,收获了累累硕果,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王进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