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扶无远近,疫情中的中欧班列
2月23日14时,随着一声风笛鸣响,满载着50个集装箱防疫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的X75048/75047次中欧班列从九江南站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预计15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这是赣北地区开行的首趟防疫物资中欧班列。(2月25日人民铁道报)
虎年春节,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货物发行亦创新高。中欧班列飞驰在亚欧大陆不仅为欧洲载去大量紧缺防疫物资、必要生活和生产物资,为保障国际供应链提供有力支撑,更成为中欧合作、中国与欧亚大陆沿线国家合作的缩影。
在“后疫情”时代,各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纷纷受阻,“输入”与“引进”困难重重。而中欧班列凭借铁路运输使人与人、人与物接触少,运输时间稳定和清关便利等优势,成为了与外企运输的“逆行者”,保证了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畅通,架起国与国运输的“桥梁”。中欧班列作为中欧贸易的来往列车,一直以来是传递中欧友好发展的象征。在欧洲国家遭遇疫情影响的当下,中欧班列逆势增长,让防疫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欧洲,为欧洲战“疫”提供重要物资支撑,使沿线国家感受到“患难与共”的温暖,将中国攻坚克难的信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同样传递到沿线各国。
自2020年起,中欧班列就已向德国、西班牙等各国输送大量防疫物资。在疫情使全球贸易渠道受阻的大背景下,中欧班列采取分段运输、不涉及人员检疫、稳定开行等得天独厚的优点,成为疫情期间全球国际供应链的中流砥柱,将以万计的防控物资运送至众多欧洲国家,为打赢全球疫情阻击战送去支持与希望,更向全世界展示了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的大国情怀与国际担当。
时至今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不断向世界各国的经济复苏注入能量。而在这份助力中,铁路不断调整运输结构,深化货运组织改革,,为包括中欧班列的货物运输增添动能。主动担当,用于作为,将中欧班列打造为“一带一路”的明星项目,用“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为克服疫情影响、加快经济建设带了好头,使得经济之花开满欧亚大陆。(作者系国铁路网、交通运输新技术网评论员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