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 中交协联交通科学大讲堂第116期:“低空+AI”创新发展系列讲座
发表时间: 2025-10-11
作者:
来源:交通运输新技术网
点击:21次
课程时间
2025年10月11日(周六)15:00
【行业主讲嘉宾】
文涛 科研团队负责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空地一体智能感知与安全韧性提升技术在大交通量超长主通道改扩建中的应用》
【特邀企业嘉宾】
《“低空+AI“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
文涛,九三学社交通运输部支社社员,先后到交通运输公路科学研究院科研部门、科技企业和转化部门工作,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青年科技拔尖人才”,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科研团队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一级造价工程师(交通运输工程和土木建筑)、注册安全工程师(建筑施工安全)、咨询工程师(投资)、监理工程师(土木建筑)、司法鉴定人(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安全评价师、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员(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和收费公路运营)、技术经理人(高级)。中国气象学会交通气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交通报社“交通青年科技创新百人团”成员、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数字交通专家组委员、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专家库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智慧交通分会首批执委、中交协联“交通科学大讲堂”特聘公益讲师、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北京科普中央厨房入库专家、中国知网和学术桥评审专家库专家、新疆交通投资集团科技创新青年人才团队成员,CHTS/CCF Senior Member,《Science and Engineering(科学与工程)》编委。
持续在极端复杂环境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交通气象防灾减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链式协同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主持或主研承担了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一期和二期)、交通运输部物联网重大科技专项、交通运输部首批及后续数个科技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类项目、中国气象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1项成果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主持2项成果被评价为“交通安全与气象条件集成融合应用、路面温度连续辨识与结冰预测方法等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系统构建了高速公路高影响天气致灾机理、空地观测、靶向预警、主动管控与服务保障理论技术体系,核心成果已在近20个省份的重大工程中大规模应用,有效推动了极端复杂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状态动态辨识评估、事故风险预测预警与交通流主动控制关键技术演进及装备产业化。
作为第7完成人完成的《山西忻阜科技示范工程》被编入《中国交通年鉴》并荣获菲迪克工程项目奖,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第1完成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一等奖2项),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重大科技创新成果1项、交通运输部“平安交通”特别推荐案例2项、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1项、公安部科学技术成果1项、国家重大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对接低空经济成果库和需求库1项、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优秀/推荐墙报奖2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运输科学技术新成果推广目录1项等,参与撰写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申报材料,授权知识产权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参编《智能低碳交通导论》等著作5本,参编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及指南7项、地方标准及指南3项、团体标准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含TRB会议论文3篇)。
长期深耕科研及工程一线,足迹遍布西藏全区等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进疆入藏59次。作为活动负责人之一策划和组织了连霍高速新疆星哈吐段干旱荒漠区智慧低碳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暨观摩会、公路养护安全管理新装备新技术研讨会等重大会议活动,充分发挥了行业智库作用。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13名,近年受邀在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交通创新研究国际研讨会(TRC)、首届中国数字交通创新发展论坛、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班等作专题报告或主持分论坛近20次,研究成果被新华社、央视、中新社、中国交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胡志坤,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其行业应用,深耕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域,主持工信部重点攻关专项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负责人研发智能终端和无人机产品十余项,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科技二等奖、山东省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等荣誉。
